购物中心导视系统:如何为顾客与商场牵线搭桥是关键
近两年以来,我国高端奢侈品的销售陷入衰退,品牌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多个新开业的高端商场相继意外“熄火”,硬件为王招商为王的模式渐趋失灵,运营为王细节为王的理念却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运营的幕后英雄以及顾客对商场建筑的“使用说明书”——导视系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事实上,如果把商场比作航母,商场引进的品牌比作航母装备的武器系统,商场的营销和运营能力比作航母的攻击力,那么商场导视系统就相当于航母的“雷达系统和指示系统”。如果没有精确的指示能力,其武器系统即便再强大,也将浪费大量弹药(好比恶性价格战),却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优秀的导视却能保驾护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商场的空间和顾客的时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均衡利用,并实现有效互动。
优秀的商场导视设计能够优化动线、提升商场业绩。一个商场,通过动线规划设计让人流畅通,这其中,导视扮演着巧妙的角色,通过把商场的一些东西激活(例如某些业态或品牌的气场和存在感)进而诱发唤醒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作为现下普遍存在的情况,每个商场都有不同程度的死角,其中不少商场因为物业条件等种种因素,导致动线规划很不合理,因此特别需要后期用导视设计去弥补动线不足。比如协助完善购物中心内的业态搭配;比如低租金、高客流的餐饮店可以带动较高租金的服装店的人气;比如同时提供两种去麦当劳店的导视指引,一条是最近的,一条是从服装店前绕行的(增加进店机率)。
商场的坪效取决于其运营能力的精细化程度,要从差异化需求和细分化消费中寻找零售业的空白点和增长点。因此,我们要对商场的不同类型客人进行精准分析,并分门别类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导视。例如:来客按到店模式、在店模式和离店模式分类:“有车一族”和“无车一族”;顾客按消费特点分类:享受悠哉游哉闲逛过程但缺少方向感和安全性的女性顾客、速战速决高效购物不恋战的男性顾客、时间紧张的目的型顾客、无目的的游逛型顾客、VIP熟客、偶尔来商场的稀客及新客人等等。商场总业绩一点一滴的增长就来自于对以上每种客群进行有效细节服务的长期积累上,其中,有车一族、VIP及女性顾客更是重中之重。
总而言之,导视系统与商场业绩密切相关,而不仅仅是当摆设的花瓶,好的导向标识设计应该及早介入,并根据项目整体气质进行创新,避免千篇一律的抄袭复制,从而既起到导视作用,同时又大气简约,且具有景观美化功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例如与商场内装的天花造型等精装修巧妙地融为一体。现在,导向标识不再是建筑的附属或者补丁,而是由建筑中“生长”出来,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导视系统要讲究内在柔美(媒人关系)
动线设计和导视设计都是商场在开发、运营中“四两拨千斤”的东西。优秀的导视系统好比月老,能让顾客在商场里多逛逛多看看,以利最终开花结果实现销售。
现在一般的大型购物中心都在郊区,辐射区域为5---8公里,而其导视标识不仅仅要做店内引导,还需要通过远程引导和广场上的标识把消费者从远处引导至商场里,因为只有把消费者引导到商场里后才可能产生后继消费,商场导视系统的先导性和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再以动线为例,动线就是商业体中客流的运动轨迹,单一顾客的行动有其随意性,但全体顾客的运动轨迹是有规律可循的。好的商业体动线设计,可以让顾客在商业体内部停留更久时间,在购物过程中尽可能经过更多有效区域(尽可能避免回头路冤枉路及迷失方向),降低顾客体力消耗以及避免空耗(现代人越来越懒,心理预期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将顾客的购物兴致、新鲜感、兴奋感、五感体验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些都关系到顾客的购物体验和商业的空间利用率,并需要在两者中维持合理平衡。